廣西螺螄粉是如何成為網紅的?
發布日期:2020-01-19 作者: 點擊:
南方喜歡嗦(suo)粉的省份不少,但能一日三餐都以粉為食的,怕只有廣西人能挺直腰板認下這個名號。光是首府南寧市,一年就能吃掉6億多碗米粉,排起來繞地球三圈。
不過就算是愛粉如命的廣西人也想不到,曾經因為味道重只在墻內開花的螺螄粉,如今居然一舉超越了知名度甚高的桂林米粉,成為被追捧的新貴。
早前幾年,一說到廣西,大多數人首先就想到20元人民幣上的桂林山水,想到繁華小資的陽朔西街,還有飄香的桂林米粉。
桂林不是廣西的首府,卻一直是廣西對外的金字招牌,連帶著桂林米粉也成為了廣西知名粉。
桂林米粉確實有自豪的資本。雖然廣西街頭粉攤遍地,但似乎只有桂林米粉既能成為巷味小食,又可以作為一道大菜登上大雅之堂。
它資歷夠老,可追溯到秦朝時期。鹵水還加入了茴香、花椒、陳皮、桂皮、甘草、山黃皮、陳皮、羅漢果等藥材,可治療消化不良、腹瀉疼痛等病癥。2015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出14道令中國人魂牽夢繞的“思鄉菜”,其中桂林米粉名列第四。
比較代表性、比較好吃的桂林米粉當屬傳統的鹵菜米粉。將勁道爽滑的圓米粉放入鍋中走一圈,濾干后盛入碗中,再加上鍋燒、鹵牛肉、鹵連田、酥黃豆或花生,然后澆上黃紅油亮的鹵水,濃香鮮郁、回甘生津的鹵菜米粉就可以上桌了。
可就是這么一個有了幾千年歷史的“廣西粉王”,卻在短短幾年內被發展歷史不到五十年的螺螄粉后來居上,螺螄粉到底有怎樣的吸引力呢?
又“臭”又鮮的螺螄粉是什么邪教?
陳曉卿曾在《地道風物·廣西》中說到:“提到廣西美食,大多數人似乎只能想到桂林米粉;就像提到廣西美景,只能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樣。”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在執導《舌尖上的中國》時,沒有在廣西美食中選擇人盡皆知的桂林米粉,而獨獨為柳州螺螄粉留下了一席位置。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也讓螺螄粉的熱度蹭蹭上漲。但此時的螺螄粉只是作為廣西柳州的特產被人所知曉,還遠未達到如今的火爆程度。
讓螺螄粉成為邪教的,是電商。
在百度里搜索“桂林米粉”,首先出來的是制作教程,但輸入“螺螄粉”這三個字,排在在前的網頁赫然是——
沒錯,螺螄粉測評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美食博主的檢驗標準。無數外省人因為與一袋速食螺螄粉的際遇從此加入了嗦粉大軍,一碗上頭,兩碗上癮。
與口感細膩的桂林米粉不同,螺螄粉主打辣、爽、鮮、酸、燙,直白點說就是“重口味”。
對于外地人來說,要愛上一碗螺螄粉,需要跨過兩個門檻:一個是螺螄,一個是酸筍。前者是螺螄粉的精髓,后者是螺螄粉的魂。
一碗螺螄粉包括湯底、米粉和配菜三個部分,其中用于熬制螺螄湯的螺螄一般選用生活在清流的石壁或石縫的石螺或者田螺(合稱為螺螄)。蔥姜蒜紅椒紫蘇倒進熱油爆香,再放入新鮮石螺翻炒,配合著醇厚的豬骨熬制五個小時,出鍋前再加入調配好的辣椒油,一碗鮮醇爽辣的螺螄湯頭就完成了。
初次接觸螺螄粉的人總會奇怪,明明叫螺螄粉,怎么沒見到半點螺肉呢?
這也許與螺螄粉的誕生史有關。
柳州人嗜螺,考古發現早在21000年前,當地人就開始食用螺螄了。但螺螄與米粉之間的碰撞,卻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才出現。
當時的柳州正處在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發展期,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連帶著餐飲夜市也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在新興的夜市上,比較受歡迎的小吃就是由骨頭湯加酸筍、紅辣椒等佐料煨制的螺螄。
米粉本是當地人喜愛的早餐,也開始向日漸紅火的夜宵行業進軍,不久便出現了兼營米粉和螺螄的攤點。在偶然的機遇下,人們發現加入煮了螺螄的湯的米粉格外鮮美,漸漸的,螺螄粉就作為一個獨立的餐點誕生了。
不過,雖然螺螄粉已經不需要再蹭煮螺的湯水,但將螺螄的鮮味煮進高湯里而無需特意為粉里加入螺肉的做法就保留了下來。當然,如果你希望為粉加點料,很多店家也有所準備。
廣西螺螄粉為什么這么臭?
說到螺螄粉,就不能不提它的氣味。對于廣西人來說,這是一種獨特的鮮香味,但對很多外省人來說卻是一種奇怪的臭味。
很多人覺得螺螄粉的“臭味”來自黑糊糊的螺螄,但酸筍在其中的貢獻也不小。
廣西人喜愛酸制品,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酸嘢攤(廣西人將醋泡制的酸制品稱作“酸嘢”),既可以買回家下飯,也可當作零嘴小食。在十幾年前,城區中的許多家庭都還備有酸壇,日常腌制一些酸豆角、酸蘿卜等等。而在吃米粉時,廣西人喜歡在煮好的米粉里加上腌制好的竹筍,也就是酸筍了。
廣西自古盛產竹筍,據《本草綱目》記載,它主治消渴風熱,能夠排解由于廣西濕熱的地理環境所導致的脹氣,因此深受人們喜愛。廣西人用竹筍泡制的上等酸水呈現金黃色,散發的酸味醇香而濃厚,多年的酸水還具有祛執止痢的功效。
雖然廣西各地都擅腌酸,但螺螄粉中的酸筍當屬柳州的一個特產,在當地有人祖輩從事酸筍的腌制,供不應求。
以傳統土法腌制的酸筍,至少要20天才能腌好;筍要選“個大肉靚”的大頭甜筍,水則是天然無污染的山泉水,并且一定要用大瓦缸腌制,才能保證酸筍的風味。這種令廣西人如癡如醉的味道在從未品嘗過的外地人聞來,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銷魂“臭味”,但只要入口,就如湖南臭豆腐一樣,令人嘆服。
可以說,螺螄粉可以沒有螺螄(如北京的螺螄粉就拿貝類來代替螺螄熬湯),但是萬萬不能沒有酸筍。
曾經由于螺螄粉味道會沾衣服,多少人對螺螄粉店望而卻步。一直以來,它都只是廣西人心心念念卻不被外人理解的美味。如今袋裝速食螺螄粉和互聯網的結合瞬間點燃了全國吃貨的熱情,甚至打入海外吃貨圈,每包可以賣至14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的轉載違反了《著作權法》或損害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及時處理。